搜索"智一桐" ,找到 部影視作品
導演:
劇情: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帝利用空中優勢,企圖切斷我后方運輸線。為粉碎敵人偷襲一號江橋的S計劃,志愿軍某部派雷波帶領一支雷達部隊,在敵陣地前沿架起雷達。敵人派飛機偵察,雷波等設假天線,造成敵人判斷錯誤。接著,雷波冒險排除了定時炸彈,并消滅了妄圖炸毀雷達和進行干擾的敵特。當戰斗最激烈的時候,敵機炸斷了雷達的輸送線,雷波接線時手臂中彈,他忍著巨痛,接通了輸送線,保證及時報出空情,使我軍粉碎了敵人的S計劃。文化大革命,革了電影的命。文革前出產的故事片幾乎全都成了毒草被停映,電影院里放的國產影片幾乎全是毛主席接見紅衛兵之類的新聞紀錄片。要看故事片,也只有那么幾部外國電影了。那時老百姓風趣地說:“朝鮮的電影有哭有笑,越南的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又摟又抱,中國的電影《新聞簡報》。”本片是難得的文革十年電影精品,也是紅色歲月的經典珍藏,講述抗美援朝時期我志愿軍和美...
劇情:
1976年前,鄭長河無視四人幫爪牙韋立對他的迫害堅持演奏為悼念周總理而作的小提琴曲《一月的衰思》,使韋立陰謀破滅,并贏得了珊珊姑娘的愛心。
《生活的顫音》是部音樂故事片。影片通過一對戀人鄭長河和徐珊珊在1976年清明節前后幾天的遭遇和愛情經歷,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偉大的“四·五”運動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事實。反映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對周恩來總理的無限崇敬和懷念,對“四人幫”的無比憤慨,以及他們為爭取人民民主而付出的代價和犧牲。影片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也未寫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而是從生活入手,以紀實的手法,把人民群眾同“四人幫”的斗爭融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影片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感,顯得更加真實可信,逼真感人。
《生活的顫音》是1976年打倒“四人幫”后,1978年我們黨勝利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全國開始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在我國電影史上出現的首...